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故事也多如繁星。开设此栏,旨在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酒文化,传承中华白酒优秀传统,凸显中国酒的文化价值。当酒友们在宴席上喝得醺然大醉时,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中国的白酒度数为什么那么高?
古代低度酒≠现代低度酒
古代,中国人喝的酒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低度酒。
夏商周时期,酿酒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酒精度数往往只有1-2度。
直至汉朝,人们掌握了“以曲酿酒”的技术之后,将酒精度数提高到了3度,可谓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复酿”技术令酒精度数提高到了4-5度。口感大幅度提高,所以才会出现“竹林七贤痴迷饮酒,醉卧山林”的奇景,这与酒精度数的提升是分不开的。
隋唐时期注重原材料的选择,将酒精度数提高到了6度。这一时期的饮酒文化也因此达到了巅峰。正式如此,唐代的诗歌、舞蹈便因宴席文化助力而大放异彩。
需要说明的是,唐宋之前的酒大部分为“米酒”,到了唐宋之后则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黄酒”。宋代时期,技术进一步发达酒精度数提高到了12度。《水浒传》中提到“三碗不过岗”,可见因度数提高,人们的饮酒量逐渐降低了。到了元代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蒸馏技术被引进。这个时期才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白酒,其酒精度数直接飙升至了40-50度。随后因为种种原因,国人的饮酒喜好逐渐从“黄酒”转变为“白酒”。
关于低度酒发展的历史,有两点必须指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追求将酒的度数提高。古代的低度米酒、低度黄酒与现代低度白酒不属于一个范畴,没有可比性。所以不能得出结论:古人喝低度酒胜过现代人,因为他们喝的不是一类酒。
白酒蒸馏要经历什么?
在白酒生产蒸馏过程中,确实也会出现度数很低的酒,但这些酒一般会被倒掉,在生产术语上被称为“看花摘酒,掐头去尾”。
什么是看花摘酒,掐头去尾?白酒酿造的蒸馏阶段,酒液从甑锅中缓缓流出。最早流出来的酒被称之为“酒头”,度数非常高达到70-80度,但这些酒口感暴辣,醛类物质非常多,酿酒师一般会舍去。
中间段流出的酒度数在50-60度左右,酒精分子与水融合程度最好,而且这个阶段有害物质最低,是整锅酒中质量最优质的部分。
最末留出的酒被称为酒尾,度数在40—50度以下,口感非常不好,酒体浑浊、口感酸涩刺,杂味大,常被酒厂作为下脚料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