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情回北宋品小吃 (下)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20-05-27 15:41:32    阅读:0

北宋是我国饮食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占城稻的引进、小麦的广泛种植、大量农田的开垦以及农业深加工技术的推广,让人们得以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在煦暖的阳光下,农作物创造出更为丰富的食材,并通过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输送到全国各地,人们的食物开始由匮乏转为丰盛。

摆脱了饥饿威胁的人们有了更闲适的时间、更从容的心思来琢磨饮食,研究烹饪之道,以满足舌尖上的享受。现在人们能够品尝到的汤圆、苏式糕点、肉饼、包子等许多小吃,正是发明或流行于那个时代。而宋代夜市的兴盛,更是让众多小吃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稻麦富足——催生出更多的小吃品种

宋宣和元年(1119年),距离占城稻被引入中国已经过去100年的历史了。这段时间,在北宋政府的主导下,占城稻栽培技术迅速从福建、两浙向北扩展到两淮地区甚至北方。由于占城稻具有生长期短、产量高等优点,很快便取代了传统水稻,在北宋广泛种植。伴随着地理环境的不同,相继又演化出繁多的新品种,大米产量由此得到了大幅提升。

产量一高,大米也就不仅仅作为主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了,人们充分挖掘其附加值,配以干果、草药、豆类、花类,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点心,如糍糕、豆糕、小甑糕蒸、糖糕、花糕等。尤其是在江南,各类糕点争奇斗艳,渐已形成流派。宋人还常把糯米磨成米粉,做成黏性的食品,如粘糕、圆子等,其中圆子在当时最为流行。饮食店铺出售的圆子就有山药圆子、真珠圆子、金橘水团、澄粉水团、豆团、麻团、糍团等品种。

“南稻北麦”的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但是到了宋朝,由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商业急速发展,南北贸易往来更为密切,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交流也十分频繁。北宋初年,政府让南方一些地区种植北方的粟、麦、豆、黍。其中,小麦的普及最为成功。彼时小麦种植遍布大江南北。宣和元年去世的郑侠在其所撰的《西塘集》中就记载了广东惠州种植小麦的情况。

小麦磨成面粉,可以做成各类面食。而要说将面粉开发得淋漓尽致的,当属以首都汴京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北宋时期,形形色色的面食风味小吃闪亮登场。

饼是宋代最常见的面食,种类也极为丰富。宋人称面条为“汤饼”,烤制而成的叫“烧饼”,蒸熟的唤作“蒸饼”。面条类有鸡丝面、晻生软羊面、桐皮面、子料浇虾燥面、盐煎面、棋子面等。烧饼类可分为甜咸两种口味,甜的如芙蓉饼、炙焦金花饼、牡丹饼、梅花饼、糖饼;咸的如千层饼、熟肉饼、菜饼。蒸饼就是在笼屉上蒸熟的面食,类似现在的馒头。虽然早在魏晋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食用蒸饼,但直到宋代,蒸饼的花样才多了起来,像油蜜蒸饼、秤锤蒸饼、睡蒸饼等许多新品种,都是这一时期才出现的,且制作更为精细。不过,宣和年间要想听到“蒸饼”的吆喝声是不大可能的,取而代之的则是商贩们清脆的“卖炊饼”声音。因为“蒸”字发音和宋仁宗赵祯的“祯”字接近,为了避讳,时人遂称呼蒸饼为“炊饼”。这件事在《青箱杂记》上有记载。

馒头和包子也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宋代的馒头是有馅的,它跟蒸饼在形状上有所不同:蒸饼是圆形较薄,而馒头则是高装圆形。宋代的包子跟现代的包子差不多,与宋代的馒头相比,二者最大区别是馅量的多少:馒头馅少面多,食者以面为主;而包子馅多面少,食者以馅为主。宋代市肆中的馒头、包子生意相当火暴。店家为了多获利润,不断推陈出新,羊肉馒头、蟹肉馒头、鹅鸭包子……各种风味一应俱全,就连那些白眼视俗物的大儒们都垂涎闪舌,欲罢不能。

种类繁多的饺子出现于北宋,当时称之为角子或角儿。在宋代以前,饺子其实就是馄饨,直到宋代,才正式从馄饨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小吃品种。逢年过节,宴宾待客,饺子、馄饨都是必不可少的主食。

在宋代要出趟远门,尤其是一路下来荒山野岭,靠什么充饥?别急,宋人早就开发出了奇豆、麋饼之类的方便食品。这是一类像棋子一样的块状面食,烙烤而成,可作为干粮随身携带。当时人们旅行、出差经常会备一些。

无论是米或面做成的各类小吃,都在11—12世纪汇聚到拥有百万人口的繁华大都会东京汴梁。一时间,各种南北饮食专卖店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想吃正宗的南方点心,有九曲子周家、寺桥金家;要吃地道的北方面食,可去矾楼前李四家、段家。还有曹婆婆肉饼店、王楼山洞梅花包子铺、得胜桥郑家油饼店、孙好手馒头店……汴京城各具特色的南北小吃店,无不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食客纷至沓来,寻味美食。

灯火夜市——见证一个王朝的饮食繁荣

宣和元年的这一天过得很快,转眼间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但在汴京的几处热闹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却并未散去,商家们也丝毫没有打烊的迹象,反倒是点起了灯火,将自家主打菜招牌挂起来,吆喝得更卖力了。人们似乎也忘记了一日的疲倦,三五成群,喜笑颜开,边逛边吃,好不惬意。一时间,星桥火树彻明开,汴河街市客纷纷,这就是著名的汴京夜市。

衡量一个城市的繁荣与否,夜经济是重要的参考条件。汴京城的繁华,一半贡献归功于人气爆棚的夜市。彼时坊与市之间的隔阂被打破,街市解除宵禁可以营业到午夜一点,商家们甩开膀子承揽着他们的消费热情,人们恣意地享受夜生活带来的欢乐。而夜市中最具人气的,还是琳琅满目的小吃,并且品种要比白天更为丰富。到夜市遍尝美食,按宋人的话讲叫“杂嚼”。

州桥夜市是非去不可的。州桥横跨汴河,正对大内御街,是著名的中央闹市区。沿州桥向南穿过内城南门朱雀门直至龙津桥,一路下来便是夜市一条街: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诱人的肉制美食,比如肉脯、旋煎羊白肠、煎鹌子、烤肉、抹脏、鲊脯等。为了争抢生意,商家们各有招数——有两家售卖熟鹅、熟鸭、鸡杂碎等熟食的店铺梅家店和鹿家店,索性打出了“毎个不过十五文”的广告招牌,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还有形形色色的小菜,如姜豉、姜辣萝卜、醎菜、辣瓜儿等;不计其数的甜品,如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药木瓜、荔枝膏、杏片、香糖果子、越梅、金丝党梅以及南北糕点等,足以让人目不暇接。盛上一碗带着凉气的冷元子,晶莹剔透,色香味美。吃完后还可以观赏杯盏,同样令人赞不绝口。商家的服务也很周到,想要打包的话,这些美食都会装在精美且又干净的梅红匣子里。由此可见宋人对饮食是有多么讲究。

曾几度遭贬的苏东坡十分怀念汴京的生活,尤其是回忆起当年逛夜市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这“马行灯火”,便是汴京的另一处繁华地带——马行街夜市。

宋代孟元老认为马行街夜市要比州桥夜市还热闹,不少市民更喜欢来这里闲步。每当夜幕降临,马行街夜市便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家家商铺门庭熙攘。

一路向北直到新封丘门大街。沿途之上,茶肆、酒店鳞次栉比,到处都有艺人在卖艺,饮食摊主在吆喝,还有推着小车四处游走、展示茶艺的茶汤贩,吸引着往来行人的目光。

在这里岂能错过美味的石逢巴子?巴子就是烤肉片,类似于鲁菜里的“把子肉”。石逢巴子在汴京城最负盛名,逛饿的人们来上几片,真是大快朵颐。街边也能见到瓠羹店。瓠羹是用葫芦类的瓜果做成的汤类,浓香可口。瓠羹店有时也卖炒肺、灌肺、粥、饭、点心等,价钱一般不超过二十文。夜市上还能买到糕麋。店家会向顾客熟练地演示其做法:将羊头煮得极烂,然后剔去羊骨。再把羊头肉放进锅里,加入原汁与鹰嘴豆。待豆子煮软后加入糯米粉,糯米粉熟后便做成了稠乎乎的糕麋。

即使是到了寒冬腊月的风雪夜或阴风怒号的潇潇雨夜,也依然会有夜市。和平时一样,可以买到熟肉片、红丝、水晶脍、煎肝脏、蛤蜊、螃蟹、胡桃、泽州饧、奇豆、鹅梨、石榴、蜜饯、查子、糍糕、团子、盐豉汤等食品。总之,宋人在吃的方面是绝不会亏待自己的。

马行街夜市的热闹一直持续到午夜过后才逐渐散去。而到了凌晨三点以后,第二天的早市便又开盘了,大街瞬间又恢复了活力。不久,大酒楼、小酒肆、小茶坊也陆续开张……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昨天,还是那么的怡然,那么的雅趣。徜徉在各种店铺之间,那些五彩斑斓的美食小吃,散发出来的是这座城、这个朝代特有的文化、艺术与商业情调,其魅力也深深地征服了现代人的味蕾,影响着后世人们的生活。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