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冷冻鱼和活鱼营养价值差不多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20-06-15 10:44:13    阅读:0

自古至今,鱼都是人类的大爱,不论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宴席中都少不了鱼。若买不到活鱼,或不想吃活鱼,吃冷冻鱼可以吗?鲜鱼和冻鱼吃起来有哪些差别?其营养价值会不会有差别呢?

鱼类与禽畜相比,肌肉组织含水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天然免疫物质少。鳃和内脏附着的细菌多,而且死后呈弱碱性,适宜细菌生长。

这些特点使得鱼类比禽畜肉更容易发生腐败,不易保藏。市面上主流的鱼无外乎3种形式:鲜活鱼、冰鲜鱼和冷冻鱼。

冰鲜鱼是采取加冰降温的方式,使鱼体死后的僵硬期延长,相当于让鱼体细胞的生理状态“定格”在死亡瞬间。所以冰鲜鱼的口感和味道都跟活鱼相似。

但毕竟不是所有品种的鱼都能买到活的,比如营养丰富的深海鱼。冰鲜保存的鱼也只能存放几天。想要吃到一些从遥远海域捕捞的鱼种,只有依靠更长期、更稳定的保藏方式,也就是冷冻保藏。

冷冻鱼是在冰鲜状态后使其进一步冷冻结冰。冷冻状态下,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的生长被抑制,使鱼的保质时间大大延长,通常可达数月。

从口感来看,鱼在冷冻过程中,内部的水分冻结形成冰晶,会导致鱼肉蛋白质发生冷冻变性,带来一系列理化性质的改变,包括蛋白质空间结构和疏水性的变化,凝胶性和保水性的降低,盐溶性蛋白含量降低,ATP酶活性减低等,这些都会造成鱼肉的品质和口感下降,使肉质变硬,嫩度降低。

从营养角度来看,鱼类冷冻内部形成冰晶的过程中,会从鱼肉的肌原纤维中夺走结合的水分。解冻时,这些融化的水无法再与蛋白质分子聚合形成结合水,不能被全部吸收回鱼肉中,就造成了汁液流失。

汁液流失伴随着鱼肉中一小部分可溶性蛋白质、盐类、维生素等水溶性营养物质的流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营养价值。但这点损失并不影响鱼类的核心营养价值。

因此,冻鱼与鲜鱼相比,口感上略欠,但营养价值并无太大差异。更重要的是,讨论鱼的营养价值,除了看保藏方式,还得看品种。

超市中常见的活鱼主要是养殖淡水鱼,深海鱼则多以冷冻鱼形式销售。若是一味追求吃活的,就只能跟这些营养价值很高的深海鱼无缘了。

大多数鱼肉的脂肪占比都在5%以下,蛋白质含量则高达15%20%。而中国人消费最多的猪肉,脂肪平均占比高达37%,蛋白质含量仅为13.2%左右。而且,禽畜肉中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过多摄入容易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鱼肉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健康。

对孕妇和婴幼儿来说,鱼更是好东西。特别是某些深海鱼,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大名鼎鼎的DHA,对大脑发育大有益处。除此之外,鱼类还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DE等多种营养素。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  马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