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专家释疑“蔬菜谣言” 怎样吃蔬菜更安全呢?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21-04-12 13:46:21    阅读:0

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蔬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要吃300—500克蔬菜。然而,最近网上流传的“甲醛菜”传言称,发白的豆腐、袋装的金针菇、被塑料胶带捆绑的蔬菜,甚至莲藕、鸡爪、腐竹,都有可能含有甲醛,对身体造成危害。难道“甲醛菜”流入了市场?蔬菜还能放心吃吗?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怎样吃蔬菜更安全呢?


勿信网络谣言

网上有传言称,不良商家为了使娃娃菜、海鲜能储存时间更久、防止腐败而加入甲醛,甚至有不良商家为了让面条、粉丝、腐竹、鸡爪、莲藕、金针菇等食物更白而使用甲醛。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阮光锋认为面对这些流言,其实无须理会。他表示,首先,我国早就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其中就包括甲醛,明令禁止将工业甲醛用于食品加工中。如果有不良商家违法使用甲醛,那么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去年10月,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甲醛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案件。两名被告人为让血旺长久保鲜,而在其中非法添加国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甲醛,最终被判处一年四个月至三年的有期徒刑。

其次,现在食品加工技术不断进步,防腐、漂白的处理方法有很多,而甲醛有很大的刺激气味,很容易被发现,若使用还要冒着巨大的违法风险,商家大可不必违法使用甲醛。就算万一真的有人违法使用甲醛处理食物,阮光锋说,残留量也非常低。一般说来,在食物中应用甲醛时,浓度0.1%左右的甲醛溶液就可以达到防腐的效果,而且甲醛是一种极易挥发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在运输、储存以及烹饪的过程中都会漂到空气中,残留量非常低。因此,消费者不用太担心。


食物摄入甲醛有多大风险

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色,易溶于水,是塑料、合成树脂、造纸、印染等工业中的常用物质。35%—40%的甲醛水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可使蛋白质发生凝固,是医学上常用的防腐剂和组织标本固定剂,在农业上被用于土壤和种子消毒杀菌。

实际上,在许多食物内也天然含有甲醛。有数据显示,苹果每千克含有甲醛6.3—22.3毫克,牛肉、猪肉、羊肉及禽肉每千克含有甲醛2.5—20毫克,冬菇每千克含有甲醛130毫克。

大部分有生命的生物都含有少量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甲醛。甲醛天然存在于大部分食物,包括水果及蔬菜(如梨、苹果、葱)、肉类、鱼类(如九肚鱼、鳕鱼)、甲壳类动物,干菌类等,含量可达每公斤300—400毫克。

通过食物摄入甲醛有多大风险?阮光锋表示,甲醛虽然是一种“致癌物”,但甲醛的危害产生主要在于“吸入”,通过食物摄入甲醛产生危害的风险比较小,不必恐慌。阮光锋特别提醒,虽然吃少量甲醛不会造成急性中毒,但是吃大量甲醛可能导致急性中毒,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腹痛、呕吐、昏迷、肾脏受损或死亡。

有研究表明,人误服福尔马林溶液的致死剂量是10—20毫升,按浓度40%计算,就是相当于喝下4000到8000毫克的甲醛。就剂量来说,大多数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如此高浓度的甲醛,而食物中甲醛含量通常不会达到这种剂量。

如果是长期低量摄入甲醛,会不会有危害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通过吸入摄入甲醛,如新房装修后,按照普通的室内装修标准,甲醛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0.1毫克就是合格的。

阮光锋说,一般而言,当浓度高于每立方米0.06毫克时(每立方米空气的重量是1.29千克),人们就能感觉到甲醛的存在了,如果在食物上使用了的甲醛溶液,一下子就会被鼻子分辨出来。

从数据看,低于合格标准的甲醛,人就能分辨出来,那么,大部分消费者就能够主动防范超标甲醛的摄入,从而也就可以主动避免长期低量摄入甲醛。


安全吃蔬菜小妙招

如何在吃蔬菜时规避或减少甲醛带来的影响?阮光锋认为,甲醛易溶于水而且易挥发,购买的蔬菜食用前反复用水冲洗或浸泡能有效降低甲醛含量。食物蒸煮过程也可以去除部分甲醛。甲醛在高温时很容易挥发,一般来说,在运输贮存和烹饪过程中,都会去除甲醛,所以也没有必要因为恐慌而放弃这些健康的食物。

如果对买到的食物不放心,担心上面有甲醛,该如何避免?专家建议,为了降低买到不安全食品的风险,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尽量去正规的超市和市场购买蔬菜,这样买到违法使用甲醛浸泡的蔬菜的概率会小一些;用水清洗,因为甲醛极易溶于水,很容易被水清洗掉;烹调熟透,由于烹煮产生的热力有助去除甲醛,因此建议煮熟食物;饮食多样化,日常饮食也尽量保持均衡饮食,这样也不用过分担心从食物中摄入甲醛。

(刘潇潇  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