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酿啤酒采用质量上乘的原料,以反复验证的工艺,通过符合工艺原理的设备酿制而成,质量稳定、层次丰富、口味独特且个性化十足。精酿,不仅缩短了与市场的距离,增强了互动性,更由于其文化属性与多变的口味,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上世纪90年代,可在酒店餐厅直接酿造而成的精酿啤酒在我国兴起,销售异常火爆。然而好景不长,这种“舶来品”出现水土不服,随后市场迅速跌入低谷。当时有业内专家将其衰落总结原因为设备粗糙、原料低劣、酒质差、文化落后、市场不成熟。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如今广大消费者已充分认识到精酿的诸多特点,同时也对中国精酿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精酿工艺日臻完善、设备成熟可靠,行业已现一派繁荣景象。
稳中求进 避免重蹈衰退覆辙
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精酿啤酒及设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俊杰介绍,目前,上海、北京精酿市场氛围浓厚,酒质普遍较高;南京、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精酿活动风起云涌,煞是热闹;杭州嘉里、北京国贸等高档酒店也纷纷上马高端精酿项目。他表示,好的市场来之不易,需要业内同行共同呵护健康稳定发展,中国精酿行业不能再步上世纪90年代后尘。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大学教授和啤酒厂技术人员引进国外精酿技术设备,成功生产出了质量上乘、麦香浓郁、新鲜爽口的精酿啤酒。在当时人均收入普遍较低的环境下,这款新型啤酒却卖到每升15元,可谓“暴利”。丰厚的利润、巨大的市场使不少企业自造设备,蜂拥而上。由于低价竞争,生产的啤酒质量每况愈下,市场上卖的啤酒只有每升3元,整个行业下滑进入了寒冬,导致了上世纪90年代末多达95%的精酿品牌和企业消失。
品质为上 重塑领导品牌
近几年,我国啤酒人均消费已经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化、品质化的啤酒,向“喝好”过度,而精酿啤酒正是这种小众化的典型代表。有数据显示,未来精酿啤酒有望将国内市场份额提升至3%。“生产企业也通过技术工艺控制研发出具有不同风味、不同酒精度的各类精酿啤酒,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从根本上来说,精酿啤酒的成长跟消费者的成长和选择有关。”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史建国表示。
喜啤士市场总监彭悦认为,如今有一大批从业人员或企业,都在以责任和担当坚守并维护来之不易的好市场形势和行业形象,努力打造消费者信得过的精酿品牌,比如拳击猫、莱宝、大跃、牛啤堂、熊猫等品牌以及沪港、中德、汉德、中乳等厂商,而喜啤士旗下的“辛巴赫”精酿啤酒也备受瞩目。山东中德发酵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忠表示,我国精酿啤酒设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技术设备已经完善和成熟,国产的微型啤酒酿造设备已出口到82个国家和地区,广受海外客商好评。
“精酿行业相当部分企业,有些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走过来的,有的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但大家都在精心维护这个行业,他们不同于打着精酿旗号鱼目混珠赚快钱的人,是要长期依靠这个行业做百年品牌的。可以说,现在中国精酿行业正处在一个从乱到治的节点上,如果行业有序规范、品质为上,精酿行业将会健康长久发展;否则,有可能一夜之间重回寒冬或者重新进入休眠状态。”刘俊杰说。由此看来,让行业多一个发声渠道,自愿组织起来,加强自律行为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9月,国内首个精酿啤酒行业组织——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精酿啤酒技术及设备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
合作共赢 行业组织规范发展
多年来精酿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原料配给、酿造工艺呈现各自为战的状况,致使整个精酿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但可喜的是,目前国内不少知名企业已通过跨界联合、自主研发等举措统一完善整个精酿产业链,努力打造优势品牌。如国内知名的“喜啤士”团队每年5月份在上海主办中国精酿啤酒大会,已经吸引了国内上百家原料与设备厂商参展,为我国精酿行业完善和拉长产业链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良好平台。
精酿啤酒相对其他产品而言,区域化特点明显,大部分啤酒也是越新鲜越好喝,所以本土化的精酿啤酒在中国市场发力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专家提醒,必须牢记曾经历过的野蛮发展带来的惨痛教训,走行业自律规范发展之路,避免再次“跑偏”。
刘俊杰表示,目前行业协会正在推进制定行业国家标准,同时推行团体标准。国家给协会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制定团体标准。是会员就要共同遵守团体标准,这不仅可以约束会员,也是保护会员,还能引导市场消费。希望更多的能拥护会员章程、有志于为行业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加入进来,共同为我国精酿行业稳步发展做出贡献。
(马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