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关于碘盐的5个误区

信息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发布日期:2017-05-31 10:49:06    阅读:0

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也被称作“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妇女在怀孕期间缺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先天畸形;儿童生长过程中一旦缺碘,则严重影响智力发育。从199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强制性全民供应碘盐以防治碘缺乏病。但是最近几年,人们对碘盐的担忧却越来越多,不少声音认为碘盐有害健康,会导致甲亢、甲状腺疾病,甚至不少人认为中国人不需要再吃碘盐了。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一起盘点下关于碘盐的那些误区。


误区一  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

从国际上的研究来看,在一些长期缺碘的地区,的确存在补碘诱发甲亢的问题。但在实际监管时,就需要做风险权衡了。一边是补碘引发的甲亢,一边是缺碘造成的甲状腺功能紊乱。实际上,碘缺乏导致的健康问题比碘过量要严重得多。而且,丹麦有研究发现,补碘6年里甲亢总的发生率仅上升了0.04%,况且这种发病率的小幅上升还是可以自行恢复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碘盐出现以后,甲亢病人确实在增加了,又怎么解释?其实,导致甲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情绪因素等,简单地归结于碘盐实在太过武断了。因此,从科学的视角来看,碘盐导致甲亢也是缺乏证据的。


误区二  碘盐导致甲状腺疾病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食盐加碘和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增多有直接关系。其实,甲状腺疾病的增加,和目前检测手段提高以及大家日益重视身体有很大关系,比如甲状腺结节,因为没什么症状,如果不是体检,很少有人会发现。实际上,我国居民甲状腺结节的平均患病率为32.4%,也就是说接近1/3的人都有甲状腺结节。而且,90~95%以上的结节都是良性的,对身体影响不大,大家不用太担心。至于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科学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碘对甲状腺癌的发病及其病理分型有影响。

瑞士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食盐加碘后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反而逐渐下降;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认为,碘摄入充足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低于碘缺乏地区。所以,“食盐加碘造成甲状腺癌高发”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误区三  海边城市居民不宜吃碘盐

碘在海产品中含量丰富,而沿海地区吃海产品多;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海边城市的人不缺碘,不用补,也不用吃碘盐,只有内陆城市才需要。

实际上,我国研究对尿碘水平和膳食碘摄入量进行评估发现,沿海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还不如同省的内陆农村,比如浙江、上海、辽宁、福建的沿海地区孕妇碘营养不足的比例甚至高达46%!这告诉我们,海边城市居民碘缺乏的风险也挺高的,不能放松警惕。


误区四  吃海产品等就不需要碘盐

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富含碘,所以,很多人就会认为经常吃海产品的人不会缺碘,但这个其实只是神话传说。

我国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在低水碘还是高水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认为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不超过4%。为什么呢?海带、紫菜的确是含碘量较高的食物,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是可以补充一些碘的,但是他们占膳食的比例太小。所以,对我们获得碘的帮助实在太小。


误区五  中国人不需要吃碘盐

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碘摄入已经很高了,不需要再继续吃碘盐了。实际上,这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自我感觉,跟现实情况有很大差距 。

首先,从近年的监测结果看,中国人群碘营养处于总体适宜水平。2014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没有碘缺乏或者碘过量的省份。但值得注意的是,有19个省份出现孕妇碘摄入不足(尿碘中位数<150μg/L)。其次,相比碘缺乏和碘过量对人体的危害,碘缺乏的危害更为严重。

碘缺乏在人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现形式不一。孕妇碘缺乏会阻碍胎儿的脑发育,严重者还会导致流产、胎儿畸形和死亡;胎儿碘缺乏会引发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新生儿克汀病,并伴随终身;儿童和青春期碘缺乏会形成甲肿、智力和体格发育等障碍;成人碘缺乏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其相应的甲状腺疾病。

2014年,WHO对食盐加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综述和分析,推荐继续采用食盐加碘作为降低甲状腺肿大、克汀病、认知功能低下和碘缺乏风险的安全、有效的防治策略。

最后,需要牢记的是,在中国防治碘缺乏病的历史上,曾有过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阶段,据20世纪70年代粗略统计,我国有Ⅱ度地方性甲状腺肿3500万人,患病率为12.85%;典型地方性克汀病25万人,患病率为0.66%。中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缺碘,若不坚持食盐加碘政策,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吃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