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益生菌消费格局分析显示,全球益生菌产业发展趋火。未来,我国益生菌产业如何夯实基础和应用研究,如何完成产学研对接?在近日举办的第12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记者专访了江南大学副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陈卫教授,请他谈谈中国益生菌研究的进展、方向以及如何促进益生菌科研与产业对接的思考。江南大学副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理事长。
标准、消费认知及产品开发仍需不断加强
陈卫告诉记者,我国益生菌产业连续3年增长率在20%以上,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2016年全球益生菌的消费格局来看,亚太地区占将近一半,达47%;从产品的形式看,发酵乳制品、饮料、药品、膳食增补剂、糖果零食等都有益生菌相关的产品。从功能诉求来看,包括促进肠道健康、免疫发育、营养代谢、情绪管理等。陈卫预判,未来,益生菌产品还将会从乳制品、乳饮料、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向糖果巧克力、休闲食品、营养棒、米粉等食品上拓展。
越来越多的保健食品企业及药企如修正、葵花、江中等,纷纷加入益生菌产业。本土益生菌粉提供商如科拓恒通、微康等,也如雨后春笋。一些生物公司也同样开始关注益生菌产业。
陈卫指出,益生菌行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行业标准缺乏。现在益生菌的产品大量还是套用固体饮料、奶粉、果汁等行业标准。二是部分生产厂家过度夸大和盲目追捧益生菌的功能。陈卫认为,益生菌更大的作用是在于预防和调理,包括亚健康的干预。三是部分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的期望值过高,而另外一些消费者则认为益生菌是没有功能的。第四,益生菌产品良莠不齐。
基础研究要前瞻性与接地气并重
陈卫从事乳酸菌研究超过20年,主持益生菌相关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陈卫所带领的益生菌理论与技术研究团队完成的“一种具有排镉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金奖。该专利创新性地采用食品级的植物乳杆菌CCFM8610吸附通过食物进入体内的重金属镉,并通过肝肠循环及粪便将体内的镉排出体外,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对益生菌的研发在接地气的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陈卫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项目的主攻方向就是益生菌的功能挖掘以及产业化应用。
陈卫团队在研究中发现,膳食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可以改善人体健康;而肠道微生物又通过调节进入肠道的营养物质代谢而影响宿主的生理状态。从改变膳食模式出发,可以达到对肠道微生物的调控和重构,这或许是一种膳食调控人体健康的新思路。
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陈卫表示,做科研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在益生菌领域,多年来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加速了菌种研发的产业化进程。例如,江南大学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与光明集团的对接合作。“当时谈了两个有关菌种筛选的合作项目。”尽管时隔21年,陈卫却仍然记得与光明集团开启的产学研合作迈出的第一步。前不久,江南大学与光明乳业共同签署《植物乳杆菌CCFM8610菌株授权使用协议》。该专利菌株目前已获得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光明乳业将该菌株应用于其旗下“健能”系列功能性发酵乳制品及新产品开发。该协议的签署,使本土化菌种的应用与开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陈卫透露,与光明集团的产业合作,未来将包括人才培养、专利菌株的产业化应用等多个方面。
陈卫在多年与企业的合作之路上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摸索出了许多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他认为,产学研不仅要结合,还要有好的结合模式。江南大学光明乳品科学系统创新中心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光明乳业从经费、产业合作等方面支持益生菌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及学生创意创新实践,而江南大学对这种合作模式也给予了很大的人才、技术支持。
记者了解到,以往,校企共建常常是在企业或教授实验室挂块牌子,为了解决实验室的问题而流于形式。而江南大学自2012年专门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并于去年独立建制,建成江南大学协同创新大楼。结合江南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保证研发平台建设质量,学校确定重点发展健康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合作企业也是行业内龙头或大型企业。合作企业按每年每个物理模块空间200万元标准,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开展联合研究。同时建立了退出机制。如此大规模实体化运作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吸引了包括光明乳业在内的不少企业正式签约。
加强产学研合作从五方面入手
面对益生菌产业发展的难点和挑战,陈卫认为,需要加强益生菌产学研的合作。他表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益生菌功效的研究。好的益生菌产品一定要确定其功效,而非夸大。例如,对益生菌的功效,世界胃肠病医学组织WGO在2010年发布的《益生菌证据等级全球概括汇总》中,强调了证据等级。从目前来讲,很多单位都在从事益生菌研究,但人群的研究报告缺乏,人群的临床评价偏少。基于人群的研究,就需要产学研的多方合作。因为无论是一个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做人群实验,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此外,要平衡创新和应用之间的关系。陈卫认为,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有企业的参与。针对其认可的、感兴趣的,符合未来公司规划的合作,双方再进行深入研究。
二是要推动益生菌个性化和多样化。从目前来讲,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益生菌从菌株到产品均缺乏个性化的创新。陈卫认为,无论是终端的快销企业,菌种的供应企业,都必须要重视益生菌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而且要开发当地的菌种。菌株的培育,产品的打造,无一例外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再由商业化的公司将其产业化。在这方面必须要通过密切的产学研合作,才能做得更好。
三是要联合推动行业标准和监管。通常来看,管理落后于产业,但正由于产业的需求也推动监管向前发展。陈卫认为,学术界和产业界要用实验来保证标准、规范制定的科学性,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益生菌的科普。当前,很多的消费者对益生菌的认知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陈卫表示,对于益生菌产品,质和量同样重要。目前对于益生菌的定价,可能是不同的菌不同的价格,同时,菌数的多少也十分重要。陈卫同时提醒,益生菌对于不同个体有一定的差异性。
五是适时关注“下一代益生菌”。今年在《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杂志上有文章提出“下一代益生菌”。所谓“下一代益生菌”,是相对于传统益生菌而言的。传统益生菌有长期的食用史,像乳杆菌、双歧杆菌、酪酸梭菌、酵母菌等,而“下一代益生菌”可能来自于人体,如AKK菌等,甚至属于条件致病菌,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研究发现,它可能有利于人体健康。类似具有潜力的新型益生菌值得关注。“下一代益生菌”从法律法规上来讲,还远未达到产业化,也不在现行公布的菌种名单中,但未来这些菌或许会纳入新的益生菌产品中。已有一些企业开始研究和积累科学证据,要做到科研先行,同时,注重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
陈卫呼吁,益生菌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受到的关注多,未来的发展空间广,但它更应该有经得起科学见证的健康内涵,要有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科技界和产业界要继续合作,规范市场,提升竞争力,把益生菌这个蛋糕做大做强。
当前,我国食品工业正经历着由生存型消费向营养型、健康型和享受型消费的转变。同时,产业对科技的需求正不断扩大。对于益生菌产业的未来,陈卫充满了信心。中国益生菌产业作为食品行业中一个年轻活跃的分支,拥有着健康的基因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