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7-04-17 15:40:55    阅读:0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隶属于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始于1985年创办的食品化学专业,2001年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学科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中文)、食品质量与安全(全英文)3个本科专业,1998年获批食品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含食品科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3年获广东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获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成立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学科在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与配料、食品安全等领域已经确立了在广东省国内的优势和特色。学科现有本科生近4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90余人。


师资队伍

学科拥有一支知识、年龄与学历结构合理且年富力强的学术梯队。现有在职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27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1人,留学归国人员21人,外教3人,平均年龄不到45岁。另有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人。多年来,学科一直较为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已有2人入选“千人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人获“第七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人被授予“暨南大学本科教学校长奖”,1位客座教授获国家外专局的“外专高端人才”项目。另聘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科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有广东省产学研结合(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示范基地、广州市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工程中心、广东省食品安全卫生应急技术研究中心(与广东省疾控中心合办)、美晨集团—暨南大学功能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暨南大学—香港大家乐餐饮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暨南大学—萨斯喀切温大学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联合实验室(GUSTO)等技术平台。学科实验室在服务社会和产学研结合方面,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并与多个食品企业开展了全方位的技术合作。

2011年在香港开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升本班,目前已招收学生70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硕果累累。曾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项目国家二等奖和广东省一等奖,“创业计划”全国总决赛银奖,美国大杏仁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李锦记创新大赛三等奖、优胜奖,广东省实验技能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得益海嘉里本科创新人才专项奖学金资助等。在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本科生团队的创新工程项目——《鱼骨架的高效分离装置暨下游产品开发》荣获年会十大“最佳创意项目”和十大“我最喜爱的项目”2个奖项,是广东省高校唯一荣获两项奖励的参会项目。


科学研究

学科发挥综合性大学门类齐全的优势,实现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依托,暨南大学农业科学已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经过30年的发展,学科形成了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第一,功能性食品。以功能因子提取分离鉴定、改性、功能学评价和产业化为研究特色,重点研究开发降血糖、抗氧化、结肠微生物调节等,获得国际公认的功能评价平台,并实现了20多种功能因子的工业化生产。

第二,食品营养与安全。以食品加工过程和包装安全、食品安全预警、食品危害因子快速检测及鉴伪溯源技术、食品营养干预等为研究重点。

第三,食品添加剂与配料。以甜味剂的合成、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配料的制备为研究特色。

第四,食品生物炼制与生物加工,重点研究粮油及其副产物精深加工与质量控制、水产品增值加工关键技术、果蔬及其副产物增值加工等。

近5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近30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省级重点重大项目20余项,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项目5项。目前有在研科研总经费近5000万元。近年来承担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食品中羟甲基糠醛-氨基酸加合物的形成与迁移机制研究”“纳米金属/金属氧化物-聚烯烃食品包装材料中纳米成分向食品迁移的预测”“草莓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对食品中氯丙醇导致细胞氧化应激的营养干预机制”“主要食品全产业链品质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子课题”“大蒜果聚糖合成酶的结构与其合成高果聚糖规律的研究”等。

2006—2016年共发表论文637篇,其中SCI论文138篇。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专利奖金奖、广东省食品学会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等奖励。


对外交流

学科对外交流十分活跃,与中国香港、爱尔兰、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土耳其等国内国际的著名高校有多项合作研究。2005年以来共同合作举办各类学术会议10余次。近年来学科先后多次主办或承办学术会议,2014年主办“食品安全保障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食品制造与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议”,承办“食品工业新技术与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2015年主办“第二届亚太地区益生菌与人类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益力多集团80周年学术交流会”,2016年主办“中国—新西兰食品安全与保障学术研讨会”,扩大了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专家库

1、白卫滨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致力于食品营养干预研究,提出对某些疾病的营养干预研究十分不足,公众对通过摄入营养物质预防和改善疾病知识缺乏或存在误区。对花色苷的健康功能作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雄性生殖功能评价模型,探索了花色苷对重金属等污染物引起的男性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积极推动高校的科技成果在当地产业中转化,主张开门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人才;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首批“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

2、欧仕益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科技处处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功能性食品、食品化学和高温加工食品中有害物质控制的研究。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72篇,主编教材2部,担任《中国食品学报》编委。

3、晏日安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食品安全标准评审委员,广州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技术专家。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制备与应用、功能性食品配料和天然产物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80多篇

4、汪勇教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方向的研究。近5年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4项,2016年分别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8篇。

5、石磊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研究院院长、肉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专家团队在分子检测领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首席科学家获批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6、丁郁教授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及暨南大学“双百英才”拔尖人才入选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有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致病机制和植物源功能性食品开发,在植物源功能性多酚、多肽开发及预防与治疗退行性疾病的功能与机制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

7、黄雪松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果蔬深加工,保健、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蒜多糖一级结构与其增殖益生菌功能的研究”等课题6项,“863”计划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项。发表论文240多篇,其中SCI论文21篇,参编教材4部。

8、唐书泽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肉品加工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风险评估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讲课程荣获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广东省精品课程。主要从事肉类食品安全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课题9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主编教材6部。

9、吴希阳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食品学会常务理事、益生菌与乳品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功能性食品(益生菌)、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参与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近年来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20篇。

10、彭喜春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食品营养组分与肠道健康方面的研究。现主持纵向科研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教育部课件大赛优秀奖、广东省课件大赛二等奖、暨南大学青年教师本科教学竞赛二等奖和青年教师校长奖等奖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近3年发表SCI/EI论文15篇,参编教材2部。

11、胡长鹰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委员会理事,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特派员,主要从事功能食品、食品包装技术与安全、农副产品加工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10多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担任《包装工程》编委,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论文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