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7-05-10 11:57:35    阅读:0

学院概况

1951年,原武汉粮食工业学校创办(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1960年学校升格为武汉粮食工业专科学校(专科);1969年更名为湖北省粮食学校;1980年,学校升格为武汉粮食工业学院(本科);1993年,学校更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999年,又更名为武汉工业学院,原粮食工程系、油脂工程系和食品系组建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至2003年,其他3所学校陆续并入武汉工业学院;2013年,武汉工业学院更名为武汉轻工大学,成为全国唯一一所以轻工命名的高校,也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院校,并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与科研力量强大、科研成果较多,秉承武汉轻工大学“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的强校理念,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学院下设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粮油储藏与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工程五个系;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本科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湖北省重点学科中的优势学科,湖北省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湖北省高校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工程(工程硕士专硕)、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硕士专硕)七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800人,研究生近200人。2014年学院被人社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教师中有教授17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43人。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部)级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2人,国家外专局“高端外专”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4人,“楚天学者”岗位教授10人,湖北省“产业教授”2人,“常青学者”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食品工厂设计》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食品化学》为湖北省精品课程,粮油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团队建设,形成了“谷物科学及加工技术”“油料科学及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安全”“生物活性成分与功能性食品”“生鲜食品劣变控制与高值利用”五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和团队。其中“谷物科学与加工技术”“油料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方向优势特色突出,在粮油加工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全国享有盛誉。

学院拥有大宗粮油精深加工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粮食局粮油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加工与转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全国粮食标准委员会油脂标准分技术委员会、湖北省农产品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生创新基地等11个学科平台。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学院积极落实国家粮食、食品加工与安全发展战略规划和中部崛起政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在全国率先研究稻谷加工节能减损、油料冷榨理论及工程技术,开发了系列糙米营养食品、系列风味及功能性油脂。近五年来,学院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总经费1.1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和教学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和企业为目标,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与百余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科技成果在食品加工行业和粮食加工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人才教育的内涵建设中,学院始终坚持以优质教学资源为核心,以自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内容,以构建国家级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为目标,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学院是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的首批“试点学院”,按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一制三化”模式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以“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科竞赛等为依托,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组织及企业举办的专业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学生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鲜明特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对外交流与合作

多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并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大学开展了学生交流培养合作项目。

每年有40名以上学生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国蒂赛德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学习深造。同时聘请了美国罗格斯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田纳西州立大学及百事研发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担任学院楚天学者,进一步加强了学院与国际食品界的交流和合作。


专家库

1.丁文平院长

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执委、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制品分会副会长、面条制品分会副会长。深度研究谷物淀粉返生的机理,破解淀粉返生难题,开发方便主食。团队致力于谷物食品的营养化,开发营养复合米产品,引领小麦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小麦胚芽和麸皮开发功能性食品。精深研究糯米从原料品种、制粉工艺到加工食品的关键技术,依靠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小企业成为行业巨头,助力糯米食品等谷物加工行业蓬勃发展。

2.周坚教授

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副校长,江南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副会长。

3.何东平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油脂及植物蛋白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执行会长,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粮食局粮油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粮油科技工作者。

4.张维农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油料高值化全利用及品质评价新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

5.宫智勇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主任、粮油营养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国家专家组常任专家,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科技咨询专家,湖北省食品安全产业技术联盟专家组副主任委员。

6.何静仁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粮油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暨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主任、天然活性成分及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负责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基层急需紧缺专业技术特聘岗位人选,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质检分会理事。

7.王宏勋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生鲜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市畜禽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微生物与食品研究所所长、生鲜食品加工与安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

8.陈季旺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田纳西大学访问教授。

9.王学东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粮油学会面条制品分会副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营养分会专家理事,国家酵母技术中心顾问专家,全国粮油优秀科技工作者。

10.肖安红教授

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管道物料输送技术委员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