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机器人为餐饮业赋能加快转型升级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21-11-22 10:14:47    阅读:0

“身高”1米多,可带路、可迎宾、可送餐、可对话甚至可唱歌与背诗的智能机器人,已成为当下不少餐厅的“明星”。如今,各类无接触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机器人当服务员,不仅能吸引更多客流,还能大大节省餐厅人工成本。业内人士为此指出,随着智能机器人等智慧化技术的推广,在为顾客提供品质化服务的同时,更为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


点的菜都是机器人来送

“客官您好!请您取餐,并点击确定完成!”“客官,请您慢用!”在江苏扬州的一家豆浆店里,送餐机器人吸引了不少顾客目光。有顾客不禁感叹:“现在餐厅都这么智能化了,点的菜都是机器人来送,好高级。”

该送餐机器人高1米多,外形好似可移动货架,上面有四五层隔板,可放置餐盘,底座带有轮子,前部有一个屏幕。“不需要服务员端菜,厨房直接将菜品放置在机器人托盘上,选择桌号,机器人就会立即为顾客配送。”该豆浆店工作人员介绍,新购置的机器人,虽然上岗没多久,却很受顾客欢迎。

“从实用性来看,机器人送餐的效率比人高,可以同时运送多份菜品,还可以运送太烫和太重的菜品,避免了人员送餐可能造成的危险。”该豆浆店负责人表示,送餐机器人会给顾客引路、送餐和收餐,还会唱歌、跳舞、背唐诗。给顾客送餐完毕后,机器人就会移动到墙角的充电装置自动充电。同时,他算了一笔账:一台送餐机器人售价约为两三万元,按使用一年算,相当于每月支付2000元左右“工资”。然而实际使用中,机器人的寿命远远超过一年。一位传菜员的平均工资可不止2000元,送餐机器人可谓是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方式之一。现在点外卖都有无接触配送的选择,餐厅吃饭也能实现无接触送餐,这是行业的进步。

无独有偶,在山东青岛的一家农家乐餐厅,几名顾客刚一进门,一个机器人就迎了上来。“这是负责迎宾、送客的机器人,客人进出时它会发出‘欢迎光临’或‘欢迎下次光临’的声音。”该饭店经理介绍道,“‘聘请’机器人服务员不仅可以吸引顾客,也可以缓解餐厅生意火爆时人手不足的问题。”

据介绍,这款智能机器人主要从事迎宾和送餐工作。饭店在地面上铺设磁条,每个餐桌前设有感应点,根据座位编号,机器人能准确地把饭菜送到餐桌前,形成一个机器人送餐路径。到达指定位置后,它会停下来,直到顾客取走饭菜。机器人服务员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送到顾客餐桌时,自动语音提示顾客取餐。顾客取餐后,轻触一下机器人餐盘旁边的“手”状触屏,机器人就会自动离开。“这服务员挺新奇的,孩子们都喜欢看它送菜。”一位用餐的顾客说道。

该饭店经理表示,机器人送餐会更加卫生,同时,这种新颖的经营模式也吸引了客源,增加了回头率。“好多顾客都是慕名来体验一下机器人当服务员的高科技呢。”


用智能机器人当服务员是一种趋势

其实,餐饮机器人并非近两年出现的新事物。早在2010年,山东济南某自助火锅店就曾推出过机器人送餐服务。而在2013年,山东、江西、内蒙古、湖南、江苏、安徽等全国各地大范围出现机器人餐厅,餐饮机器人产业迎来第一次火热。但这次火热并未持续太久,2016年开始各地机器人餐厅开业与倒闭的新闻交替播报,媒体对餐饮机器人贴上了“不实用”“噱头”“火爆一时”“网红”等标签。

业内人士为此表示,纵观全局,很容易发现在2016年以前的机器人餐厅内,留存了太多“泡沫”,这个产品并未达到真正可推出市场的条件。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当时的餐饮机器人尚未达到“自动驾驶”的层级,采用的是磁导航技术,机器人只能沿预先铺设的磁轨行动,没有避让和后退功能,需要绕磁轨一周方可回到出餐点。这样的技术,不但没有减轻整体成本,还需要聘请一大帮人去处理午、晚高峰的订单。

而从营销层面来说,餐厅发展虽然可以依靠“噱头”收获新客户,但想要持续运营,还需要在不断吸引新客户的基础上,留住老客户。而当“噱头”带来的新鲜劲过去后,劣质的机器人服务并不能实现客户留存。所以,后来很多餐厅将重点放在机器人性能上,引进高新技术,让机器人不仅能有“噱头”,还可以达到餐厅“降本增效”的真正目的。

此外,受疫情影响,无接触式餐饮正悄然兴起。送餐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智能炒菜机等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至多个领域,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用智能机器人当服务员是一种趋势。”有专家指出,现在用工成本很高,服务人员不好招,各餐饮企业为解决用工问题,就想到这个办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成本会降低,而且比较实用。不只是机器人服务员,炒菜机器人也开始进入各大餐饮企业。这些机器人集结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还附带杀菌和空气净化等功能,推广机器人服务,还能够打造无接触式营业环境,满足卫生安全等要求。伴随着需求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使用机器人的餐厅会越来越多。未来,机器人在服务业的应用范围将日益扩大,这是必然趋势。


让餐饮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餐饮机器人可以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但整体研发仍处于尚未完善的阶段,只能完成可以编程化的行为,无法做到与客户真正交互,不能适应餐馆的各种复杂情形。而这一个层面,也是难倒众多研发者的一座“大山”。

“机器人研发中,最难的就是交互,如何做到真正像两个人一样的交谈,是一个研发重点。”有专家指出,服务机器人不能只做到单纯的重复性极高的工作,而是要更聪明,真的像一个服务员一样。

现今市面上,虽然出现较多种类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但整体仍停留在工业机器人层级,只能简单替代重复劳动,无法真正达到“智能”的层级。而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却并不容易实现。机器人在交互及智能的研发过程中,不但要解决软件问题,还需要处理硬件需求,“想真正实现某一个功能,单纯让解决软件问题是不行的,得让硬件把它串起来的,通信的各个链路都要支持,才能真正实现智能。”

此外,在衍生出来的各种系列机器人中,也存在相同的问题,烹饪机器人便是其中一个最难攻坚的难点。与其他菜式不同,中餐的味道是无法标准化的,同一款菜式在不同厨师的手中都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及味道,而目前的机器人尚未达到智能状态,只能编程化运作,无法完美呈现出中餐特有的烟火气息。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机器人赛道拥挤,但其实餐厅机器人的整体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除了技术层面亟待解决,在落地体验及实用性方面也是掣肘其发展的路障。而随着社会发展,餐厅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如何提高渗透率,是除技术外的另一大难点。

针对目前行业情况,机器人终将要向真人看齐,不单只能做重复的工作,也可以按照复杂情况进行调整,在智能化的同时也需要情感化,让客户可以享受到更为亲切的服务,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做一个更智能的机器人是中期目标,做一个有情感的机器人才是终极目标。这个目标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终将会实现。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