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对渤海大学主持完成的“海水鱼贮运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及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经质询和讨论,专家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整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自2007年以来,针对海水鱼贮运加工过程的保鲜、冷链物流装备、精深加工与副产物利用、渔药残留检测等瓶颈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集成了冷链物流成套新装备,解决了长期困扰该产业的技术瓶颈,建立了海水鱼贮运加工等过程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方法。
存在贮藏及流通损失大等产业痛点
海洋渔业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渔业,是人类获取优质动物蛋白的“蓝色粮仓”,为国民提供大量海洋水产品。海水鱼产业是海洋渔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海水鱼类年产量达1000万吨以上,占海水产品总产量的30%。
会上,项目主持人渤海大学副校长励建荣表示,目前,我国海水鱼产业还存在如下痛点:一是贮藏损失大。由于海水鱼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在微生物及脂肪氧化等作用下,损失率高达25%。二是冷链物流装备落后、流通损失大。主要表现为:智能化水平低、难监控;冷库制冷效率低,霜多难融;流通效率低、难追溯等。三是深加工和副产物利用水平低。“深加工比例不足40%。鱼皮、骨等大量浪费。”励建荣对此深表痛惜。四是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缺少评控手段。渔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问题严重。
如何推动海水鱼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升级转型,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励建荣长久以来所思考的。“海水鱼贮运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及应用”项目正是由此立项。据了解,该成果是由励建荣主持,并在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大连东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十一年持续攻关完成的。十一年来,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发表论文241篇,其中SCI71篇、EI67篇,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家指出,该项目成果的落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优质海水鱼产品的供给,对建设“蓝色海洋粮仓”,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实现了减损、提质、增效、减排的战略目标,推动了我国水产加工业的转型升级。
项目展现新鲜度品质评价等创新点
专家委员会专家指出,海水鱼贮运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及应用”项目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有四点:
一是建立了部分海水鱼成套保鲜技术。创新发展了基于新鲜度指示蛋白、近红外光谱、气味指纹图谱等技术的新鲜度品质评价方法。阐明了部分海水鱼特定腐败菌LuxI/LuxR群体感应系统引起的鱼肉腐败机制。采用分子模拟等技术筛选出天然群体感应抑制剂,建立了抑制腐败菌群体感应系统的靶点保鲜新技术,显著延长了低温冷藏海水鱼的货架期。
二是集成了系列高效冻结装置。设计研发了新型冷库融霜系统和新型节能冷藏车等部分海水鱼冷链物流关键技术与装备,构建了部分海水鱼全程冷链、全程可追溯的“互联网+现代物流”物联网系统,建立了部分海水鱼安全评价数据预处理平台和基于物联网智能平台的安全评估体系,提升了流通效率和质量保障。
三是阐明了海/淡水鱼混合鱼糜凝胶特性的协同增效机制。开发了新型混合鱼糜加工技术,显著提升了复合鱼糜制品的品质。
四是突破了渔药等危害因子的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和致病菌控制技术,构建了部分海水鱼质量安全评估体系。开发了可以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O157:H7等多种致病菌的PCR试剂盒,建立了基于抗菌肽的副溶血性弧菌控制技术,保障了流通产品的安全性。
十一年为产业积淀起强大的科学基础
参与此次成果评价会的专家委员会专家阵容可谓强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任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国君,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生院院长曾名湧,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张民,中国农业大学罗永康教授等多位专家悉数参加。
专家委员会专家对于该项目开发的海水鱼新鲜度指示蛋白和基于群体感应抑制的保鲜技术,以及海水鱼新鲜度品质评价和混合鱼糜加工和鱼糜制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等给予了高度肯定。例如,项目所开发的混合鱼糜加工和鱼糜制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为海水鱼糜的增值开发提供了新途径。该技术阐明了海/淡水混合鱼糜凝胶特性的协同增效机制,创制新型海/淡水混合鱼糜加工技术,得到的混合鱼糜凝胶强度比单一淡水鱼糜提升90%以上,比单一海水鱼糜提升5%以上,减少海水鱼糜用量25%以上,使海水鱼糜制品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表示,该项目做了多年,实属不易,尤其是在老工业基地辽宁。她希望,项目团队今后还要多研究,以加强辽宁省薄弱的食品科技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国君也对该项目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做科学是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只要专注研究,无论在哪里,都能出成果。例如,朱蓓薇院士多年来在为海参行业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起强大的科研基础。励建荣教授亦是如此,沉沉地扎根做了十一年,讲透海洋鱼产品的关键技术问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韩军花研究员谈到,目前我国消费人群对海产品摄入不足,而项目中一系列有关鱼糜、鱼骨深加工技术的开发,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岳喜庆表示,该项目研究十分系统。他建议,还要把新鲜度指示蛋白的研究继续延伸,应用于大宗海水鱼领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生院院长曾名湧表示,项目团队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如从新鲜度指示蛋白、群体感应系统来进行探索,寻找突破点。他建议,在实践中,还要用好抑制腐败菌群体感应系统的靶点保鲜新技术等,深入开发快检试剂盒等。
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赵前程则用“准、新、大、全”来概括这一项目。他表示,海水鱼保鲜一直以来是薄弱环节,励建荣所在的团队能坚持十多年实属不易。他建议,未来,在保鲜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应用技术的相关研究。
项目参与者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浩宸也表示,近年来,在东北等地区,鱼丸等相关海产品的消费量在加大。安井多年来积极参与到海水鱼贮运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及应用”这一项目中来,以期让全国更多非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吃到更多、更好的海产品。
渤海大学副校长方鸿志向专家委员会表示感谢并表示,渤海大学坐落于辽宁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大困难。在这种环境下,励建荣教授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积极推广,为学校实力提升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渤海大学的食品学科得到快速发展,从2010年的全国第86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29位;去年,食品学科又实现了国家奖项零的突破。
记者了解到,从2007年到2017年,“海水鱼贮运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创制及应用”项目相继获得15项计划项目支持,分别来自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