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羊肚菌产业:持续奔跑,得先除病根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9-04-24 10:09:52    阅读:0

近几年,随着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日渐成熟,我国羊肚菌产业持续升温,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栽培范围从云南、四川和重庆扩大到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福建等多个省(市)区。在很多贫困地区,发展羊肚菌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更成了产业扶贫的优势项目。然而,我国羊肚菌产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价格走势、消费需求方面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政府大力支持 规模直线增长

眼下正是羊肚菌采摘期,在河南三门峡的九龙菌博园里,河南九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捏住成熟的羊肚菌,左右摇动,连根摘下,顺便剪去泥脚,按大小标准分级放入筐中,然后一筐筐羊肚菌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如今,占地1300多亩的九龙羊肚菌种植基地集种植、研发、深加工流水线、冷冻运输等为一体,是羊肚菌产业急剧发展的缩影,也是当前羊肚菌产业发展成熟的代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羊肚菌栽培研究经历30多年时间,先后有多家科研教学单位涉足羊肚菌人工栽培驯化研究。早期栽培以模拟羊肚菌的自然生长环境进行出菇实验,较少有稳定的产出,更少有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四川是我国最早开展羊肚菌人工大田栽培尝试的地区,四川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朱斗锡、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谭方河等科研人员对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进行过大量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四川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从1985年开始研究,在经历了27年的不断探索后,于2012年开始对外推广羊肚菌人工大田栽培技术;2000年,四川省林科院科研团队在羊肚菌室外栽培研究中首次采用了外营养添加技术,该技术自2006年开始推广,并逐渐为国内羊肚菌栽培所广泛采用,使我国室外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播种面积、产量产值、从业人员数量等都得到迅猛提升。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羊肚菌人工种植面积仅为1000亩左右,从2012年开始,羊肚菌栽培面积直线增长,2018年达到74779亩,总产量达到9347.4吨,总产值在16亿元。

“羊肚菌种植面积的直线增长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近几年,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的进行,各级政府把包括羊肚菌在内的食用菌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被大力推广,很多主产区更是把其作为当地创新发展、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进行培育、扶持,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积极推进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会长李玉春说。

此外,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羊肚菌年需在10万吨左右,市场发展空间充裕,拓展国际市场成为行业发展的动力。同样,随着未来国内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消费理念的不断普及,羊肚菌的国内需求量也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


研发停滞不前 发展难以为继

然而随着羊肚菌产业商业化、规模化粮培技术日臻成熟和栽培区域的扩大,在栽培品种、区域布局等方面的不合理现象逐渐显现,产业发展中遇到大量问题和瓶颈:整体种植技术的稳定性不高,市场建设落后,生产手段落后,栽培管理水平不足,缺乏对极端气候条件应对措施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朱斗锡表示,从2012年起,羊肚菌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但也存在很多由于技术一时跟不上而造成的减产和栽培失败。全国各地的气候、土壤、季节、环境等条件不同,栽培方法和管理技术都有很大差别,完全地照搬照抄,风险很大。

“老问题了,知识产权保护不好,菌种开发缺乏动力,这才是行业发展的大问题。”在问及有关羊肚菌产品和专利保护方面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斌直言,没有专利保护、违法成本低,影响了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出口食用菌50.73万吨(干、鲜混合),创汇额29.79亿美元。但我国食用菌产品在出口方面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使得整个产业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羊肚菌作为食用菌中发展迅速的一员,知识产权保护更为关键。

在我国,包括专利、植物新品种保护等在内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食用菌科技成果的有效法律形式,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食用菌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食用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长期以来,食用菌新品种和新工艺不经知识产权保护就进入了生产领域,由于食用菌菌种及其生产工艺的可复制性,科技成果一经投入就遍地开花,科研机构无法实现科技成果的合理收益,导致我国食用菌科研机构严重萎缩,食用菌科研开发工作停滞不前;国内食用菌企业自身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又缺乏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导致国内食用菌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品牌严重缺乏,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难以为继。

此外,近两年,羊肚菌呈现价格持续回落的现象,也让部分食用菌种植者打消了种植羊肚菌的念头。业内人士认为,究其原因,除了种植面积急剧增加,产量增长带来的价格回落,产销信息不对称,在栽培面积和产量大幅增长的舆论推动下,经销商故意压价,不明真相的羊肚菌种植户低价抛售也助长了价格下跌。


做好顶层设计 布局深加工市场

作为一个新兴项目,羊肚菌产业要想做大、走远,必须从宏观上进行产业顶层设计,合理布局,差异化发展,为产业健康可持续打造一个好的发展基础。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羊肚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提到,随着羊肚菌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羊肚菌将会迎来产能的集中爆发,市场价格也会进一步波动回落。开发羊肚菌的精深加工产品可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增加附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未来稳定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手段。报告同时建议各地方政府要组织企业做好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农户培训系列化服务,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者和加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从2014年起,我们对各地的种植户免费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已经持续5年,今年还增加了英语培训班。”河南九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向国说,近年来,羊肚菌在国内的种植和销售越来越大,传统工艺制约了羊肚菌的发展,企业应根据羊肚菌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栽培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并依托产业创新研发吸引高新农业技术人才。在深加工方面,宋向国表示,羊肚菌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种植,需要龙头企业带头进行产品深加工。“羊肚菌作为食药两用菌,在保健食品方面,企业大有可为。”

朱斗锡同样认为,应开展羊肚菌的深精加工和产品销售。把羊肚菌干品做成精美包装盒、礼品盒,进入各大超市、酒店、饭店等。羊肚菌的简装或散装产品,可进入各种农贸市场和大小商店,虽然目前羊肚菌年产干品几千吨,但在国内各种市场还没有产品销售。此外,有条件的企业可开发羊肚菌系列化产品,研发各种饮料、食品、保健食品等。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业内专家建议,国家和企业应加大对食用菌科研的投入,开发食用菌新品种,建立菌种基因库,并借助专利制度实施有效保护。同时,在企业中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普及专利等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建立有效的专利奖励和分配制度,引导科技工作者及时申请专利;在企业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推广中,采用专利许可国际通行规则有效保障企业科技成果的收益。

(王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