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二维码国产化,保障信息安全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日期:2017-02-15 16:47:01    阅读:0

“扫一扫”,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经常“扫一扫”的二维码,在带来无比方便的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更鲜为人知的,在东西湖区,一家名为武汉矽感科技公司的企业,研发出世界领先的二维码技术,并向垄断国内市场的QR码发起强劲挑战。


QR码,传统的二维码“舶来品”暗藏安全漏洞

6日,记者前往矽感科技一探究竟。“QR码,是快速响应码的英文缩写,由日本Denso公司1994年研制。我们天天扫的,大多是QR码。”

矽感科技董秘曾芳芳,首先给记者揭秘了QR码的来龙去脉。

二维码技术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是空白,外国二维码纷纷涌进中国。按国际“等效引用”惯例,2000年,日本QR码被颁布为国家标准,并取得了市场垄断地位。“主要原因,QR码采取了免费、开放使用的市场策略。”曾芳芳说,这个策略使QR码在迅速占据中国市场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

她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下载生成、解析二维码,而没有任何管控。不法分子可以轻易将木码程序植入二维码,获取账号、密码等私人信息,使二维码成为诈骗工具。

武汉市民老汪微信收到兼职信息,没有多想,他扫了二维码,支付宝被转走6700元。对方称是入职预扣款,又发来“回款二维码”。半信半疑中,老汪再扫码,又被转走10300元。

这样的案例,近年屡见不鲜。

除了金融诈骗,违法违规广告,甚至危害社会稳定的不良信息等,都能通过二维码,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广泛传播。

QR码还存在潜在专利风险。曾芳芳介绍,推广时免费,形成规模或技术更新后,就收取高额费用,是外国专利企业的惯常做法。2015年,QR码颁布新技术标准,但国内仍在免费使用其原技术标准,随时可能陷入专利陷阱。


用自家的“锁”守“门”,“武汉造”横空出世

2000年,QR码成为国家标准,矽感科技进入二维码领域。

3年后,成功研发紧密矩阵码(CM码);又过了3年,网格矩阵码(GM码)横空出世,经7位院士评审,认定其填补国内空白,发布为电子行业标准。

2008年,全球自动识别协会将GM码发布为国际标准,成为全球三大二维码国际标准之一。

2011年,GM码被发布为国家军用标准;2012年,GM码和CM码又被发布为国家标准。至此,中国拥有了具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国际标准“四标合一”的安全二维码。

矽感科技研发副总徐翔介绍,与QR码的根本区别在于,GM码采取注册备案、授权使用、后台解析、应用路由,构建了GM码信息服务云平台,确保其运行安全。

不仅如此,在技术上,GM码具有五级纠错分级,由低到高等差递增,在纠错等级容许前提下,大面积的污损,大角度的弯、折以及透视变形,都能清晰识读,被誉为“全球码图中没有死穴的二维码”。2016年,GM码斩获“中国知识产权奥斯卡”——第十八届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徐翔说,防控二维码安全风险,关键在于用自家的“锁”,守自家的“门”。GM码改变了因自主知识产权缺失而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二维码的自主、可控。


云上发力,向垄断挑战“矽感科技”探索应用之路

2012年,GM码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后,矽感科技就开始探索应用之路,向QR码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

破题行业,选择了食品安全领域。经过多年努力,以GM码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大数据云平台”,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环节追溯,并对追溯信息进行风险评估。

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到武汉的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中商平价、永旺、沃尔玛、家乐福等150余家中资、外资连锁超市,80余家便民超市,仟吉、皇冠、周黑鸭等14家企业800余家品牌连锁店。在宝鸡、张家口、南宁、泰州、呼和浩特等全国10多个城市的大型商超和食品生产企业,成为中国食品安全追溯的引领者。

金融领域,在建设银行的进账单、银行汇票、转账支票上,通过GM码赋含票据信息,实现了系统自动提取、分拣票据信息,降低了银行的运行成本。

旅游领域,通过应用GM码技术,将旅游景点门票数字化,建设了九寨沟、黄山、龙门石窟等一批数字景区、智慧景区。

与此同时,基于GM码,还制定了速冻食品、糖果与巧克力制品、瓶装酒等行业的二维码追溯标准。2015年,基于GM码又制定了电视二维码行业标准,目前已通过评审,即将颁布实施。

但是,由于国外二维码免费、开放式的市场应用模式,使得GM码在竞争中处于弱势。曾芳芳说,作为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工具,二维码与网络信息安全、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保障安全、避免专利风险角度,需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和应用规范,以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7年2月13日《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