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发展富硒农产品,实现农业功能化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8-06-04 09:34:28    阅读:0

如何使农民在农业种植中增收,如何将健康农产品与消费需求对接,一直是安徽中诺过湾农业科技基地领导层思考的问题。多年来,他们始终以生态种植为己任,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技术单位指导,实现农业功能化。他们开放部分区域让消费者真正参与到种植、生产等环节,切实体验从源头到餐桌的安全;遵循坚持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将生态产业打造成都市稻仓、田园风光,以科技引领,奔幸福小康。

安徽中诺过湾农业科技基地负责人樊浪生向记者介绍说,农业生态产业的功能定位是示范展示、技术推广、精品生产、福射带动。

示范展示是水稻优新品种引进、先进技术理念及管理模式的示范。积极开拓电商平台,示范区作为网络产品的实体展示基地。

技术推广是以水稻先进生产技术(绿肥种相)、耕作管理(休耕)、营销推广等技术向周边进行推广。

精品生产以富硒稻等作为主打产品,在示范区形成水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业附加值。

福射带动则通过示范展示、技术推广、加工增值等途径进行辐射,带动周边30万亩农田开展订单种植。

樊浪生表示,通过3-5年的努力,中诺过湾农业立足消费导向,坚持品牌引领、品质保证、品种优先,打造专用粮食品牌,构建粮食产品、粮食企业、粮食产业三位一体生态圈,最终将示范区建设成稻米全产业链示范区,并成为集农业精品生产、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主的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著名的农业示范区,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安徽省城乡和谐、统筹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典范。

第一阶段(2016-2018年):建立示范区运作机制,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求达到安徽省生态高标准农田标准,并初步形成规模。建设稻米加工、展销基地,进一步加强电商平台建设,探索产业联合体发展模式。

第二阶段(2019-2020年):建立与市场、合作社、农户利益衔接紧密的联合体发展模式,形成市场带产业、产业带加工、加工带基地、基地联农户模式,从而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那么要如何规划布局?樊浪生介绍,根据核心区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地块条件等,同时借鉴其他园区经验,形成“一带、一轴、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带”:指杭埠河生态景观带。

“一轴”:以南港支渠路为轴,是连接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沟通关口。依托南港支渠路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发展理念宣传出去,强化品牌效应;依托南港支渠路把有发展农业意愿的技术能人请进来,壮大产业。

“五区”:指农产品加工展销区、集约化育秧示范区、特种水稻观光区、种养共生示范区和绿色模式攻关示范区。

樊浪生表示,规划重点除“五区”外,还包括33万亩产业联合体及电商特色小镇的打造,同时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典范。“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1×2×3>6的效应。”樊浪生说。


晒的种类

硒的化合物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两类,无机硒亚硒酸钠(Na2SeO3)、硒酸钠(Na2SeO4)的水溶液能被微生物和植物吸收。经微生物和植物吸收的硒,其中有一部分能与这些生物的氨基酸或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硒蛋氨酸、硒半胱氨酸或含硒酶等多种有机化合物,成为有机硒。它们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参加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无机硒和有机硒都能被生物体吸收利用。有机硒吸收慢、利用率高。

硒经历了三代变迁:第一代无机硒、第二代半有机硒、第三代有机硒。


无机硒

无机硒包括硒化物、亚硒酸盐、硒酸盐等,以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为代表,一般是亚硒酸钠,一种含硒盐。

无机硒强化剂具有含硒量高和价格低廉的优点,但无机硒(如亚硒酸钠)的吸收和利用不理想,其生物有效性低,无机硒毒性较大,中毒量与需要量之间范围小,因而被严格限制其使用量。

发达国家已不用简单的无机盐形式作为硒的营养补充剂。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亚硒酸钠等无机硒,日本在1993年就已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类无机硒。瑞典规定乳猪饲料中必须使用有机硒作为硒源,支持采用安全性更高的含硒蛋白、氨基酸等有机形态硒,或富含硒的农副产品。


半有机硒

主要产品:富硒酵母、硒化卡拉胶、富硒食用菌粉、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富硒酵母就是在培养酵母的过程中加入硒元素(亚硒酸钠),酵母生长时吸收利用了硒,使硒与酵母体内的蛋白质和多糖有机结合转化为生物硒,从而消除了化学硒(如亚硒酸钠)对人体的毒副反应和肠胃刺激,使硒能够更高效、更安全地被人体吸收利用。但由于富硒酵母的生物转化周期较短,不同酵母菌种对硒的抗性有较大差异,从而对硒离子的吸收转化能力差异也很大。有机硒的转化率不高,从而导致人体对硒的吸收利用率较低。同时,由于富硒酵母还含有一定比例的未完全转化的无机硒,对人体的健康易形成隐患。另外,富硒酵母不能完全溶解并且有特殊的气味,限制了应用范围。

半有机硒一般以硒蛋氨酸形式存在,依循蛋氨酸代谢途径代谢,参与蛋白的合成,可以在组织内储存、吸收。但由于人体吸收率过低,排泄不完全,容易残积于体内,给身体带来危害。


有机硒

有机硒分为植物有机硒、植物蛋白硒等。有机硒以植物作为载体,吸收了植物的精华,具有更广泛的营养价值和安全作用。因植物有机硒具有容易吸收、安全性好、利用率高的特点,安徽中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开发出了“享滋源植物有机硒”,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补硒。


人体对晒的吸收利用

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皮下、肌肉或静脉都可以吸收硒。

硒首先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血浆中的白蛋白或α球蛋白结合,通过血浆运载,输送到各组织器官。首先分布到血液供给量丰富的地方,血液供应越丰富的器官,分布越多,随后按器官与硒的亲和力有选择地再分布。硒主要分布到肝、肾和生殖腺,其次是血、脾、心、肌肉、胰、肺、脑、骨及消化道。

硒的排泄途径主要是排便及呼气。体内硒的主要排出途径是经尿液排出,如大鼠尿中硒的形式是三甲基硒阳离子和一种未确定的u-2物质。未被吸收的食物硒和少量随胆汁、胰液及肠液一起分泌到肠内的硒,由粪便排出。当动物饲料含大量硒时,可以挥发性状态的二甲基硒化合物的形式,经肺部排出,呼气中便出现了大蒜气味,但这种情况在人群中是很少见的,只有在摄入量过大时,此途径才起作用。

吸收进体内的硒是否永远存在于体内,假如不是的话,一般经过多长时间可以排出体外?或者说吸收的硒可以在体内存留多少时间?在微量元素的研究中,以机体排出所吸收的元素的一半量所需要的时间,简称“生物学半减期”来表示元素在体内生物运转的速率。

有些元素的生物学半减期很长,如钚约200年、锶约为40年、镉为20年以上,说明一经吸收后是很难排出的。测定硒在体内留存的方法,观察到硒在人体内的半减期。肌肉中硒的生物学半减期为100天、肝脏50天、肾脏32天、血清28天,这是6例供试者的实验结果。还有其他不同的实验结果,但也都是以“天”为计数单位,说明硒的代谢是比较快的,能够不断吸收,不断排出,同时也说明人体需要不断地补充硒元素。


我国居民缺晒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中国政府:中国公民缺硒逼近健康警戒线。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硒含量全面测量结果揭示: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我国国土面积72%的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是严重缺硒地区,这些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中硒含量较低。

在大自然中,硒通过“土壤—植物—动物和人体—大自然”进行循环,因此一个地区的土壤及当地作物中的硒含量可以衡量该地区的硒水平。而硒作为稀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一亿分之一,在自然界中又有很多途径可以把可利用的硒变为难以利用的零价硒,所以硒在大自然中是一种“损失性循环”。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很容易使植物继而使人和动物发生缺硒现象。

为了明确我国硒分布情况,中国农科院自1980年起组织全国25个省的8个单位,在全国布设了782个采样点,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国土检测。结果表明,我国从东北到西南有2/3地区为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而其中1/3又为严重缺硒地区。土壤缺硒,导致低硒植物产生,造成低硒水平食品链,从而引发人体缺硒。我国的严重缺硒地区多为商品粮及其他作物基地,因此食物链中缺硒人群远远超过了这些地区的人口数量。

调查发现,除了环境缺硒造成人体缺硒外,环境污染也是我国居民缺硒的原因之一。由于工业污染、酸雨等原因,二氧化硫会与硒化合物反应,形成不利于植物吸收的元素,外加某些现代化种植方式,使食品链中硒含量不断下降,造成人体缺硒。

另外,饮食习惯也影响人体对硒的吸收。高脂肪食物可能造成人体对硒的吸收量下降,并降低硒的功效。


晒的历史进程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硒属于非金属元素,被瑞士科学家贝齐里乌斯于1817年从硫酸矿铅室泥中发现,并根据希腊神话中“月神”Selene一词命名这种新元素为selenium,中文将其译为“硒”。

硒的发展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1560年,一位传教士记述了哥伦比亚某地的谷物毒性很大,人畜吃了这种谷物都会掉毛发。1856年,一位军医在美国西部内布拉斯加州看到,用当地牧草喂养的马,会发生蹄、毛脱落。约40年后,在美国怀俄明州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这些都是历史上对“硒中毒”事例的记载,这些记载使人误认为硒对人体而言只是种有毒元素。当时还没有发现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更不知道缺硒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远比硒中毒更为严重。

直至1957年5月17日,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硒是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健康元素。人类对硒看法的改变,归功于在德国从事肝病研究的科学家施瓦茨。施瓦茨在研究中发现,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E都对肝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他用酵母饲料喂养大鼠一个月,一部分大鼠发生了肝坏死,而有的大鼠则没有。经他进一步研究发现,用啤酒厂生产出的酵母饲喂的大鼠,没出现肝坏死,而使用造纸厂生产出的酵母饲喂的大鼠却出现了肝坏死。反复试验亦如此,他坚信,啤酒厂生产出的酵母中一定存在着一种活性很强的可以防止肝坏死的因子。经十多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在啤酒酵母的铬蛋白乙醇萃出物中分离出一种很像大蒜气味的物质,而这物质被证实就是硒化合物,这便是人类首次发现硒具有强大的保护肝脏的功效。

20世纪,硒被再次证明了其在医学界的重要地位。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1935年在黑龙江克山县被发现,1966年此病在东北地区肆意流行,由于当时找不出“病因”,只能以当地的地名为这种疾病命名,克山病由此而来。我国营养学及微量元素研究专家对克山病进行了多年研究,最终发现,缺硒可能是诱发克山病的主要原因。他们对十多个省区310个病区进行补硒,使流行于缺硒地区的克山病得到了控制。这一研究再一次证实了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同时也奠定了我国科学界在世界硒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