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减糖风潮的大背景下,黑糖却成为了食糖界的一股清流,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流入中国大陆,一时间含有黑糖的食品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如黑糖棒棒糖、黑糖奶茶、黑糖面包等,成为众多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黑糖不是红糖,也不是赤砂糖。黑糖实际为古法红糖的一种,但又区别于我国市面上现有的红糖产品。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李凯解释道,熬煮黑糖需要控制一定的制作条件和延长熬糖的时间,促使美拉德反应形成更多焦糖色物质,所以黑糖比红糖的颜色更深,焦糖香气更加浓郁。
全国制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郭剑雄认为,“传统意义的红糖是由甘蔗直接做成的,而赤砂糖是甘蔗经过工业化生产做成白糖后的下一级产品。”由于赤砂糖带有较多的糖蜜,因此外观与红糖十分类似。
行业标准尚不统一
目前,我国关于黑糖和红糖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由于各地制作工艺不同,行业标准也不统一。现行的黑糖标准为QB/T 4567-2013,现行的红糖标准为QB/T 4561-2013,两个标准均为轻工行业推荐标准,相比于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标准GB 13104-2014食糖,无论是法律效应,还是监管力度上都薄弱了很多,所以尽快推行黑糖和红糖的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标准是规范行业发展的根本。
此外,由于现行的黑糖标准、红糖标准和赤砂糖国家标准中的指标不全面,仅有感官要求和为数不多的几项理化指标,依据各自标准中的指标是不能将三者区分开的。如果有糖企将赤砂糖进一步加工,从而冒充黑糖的情况时,现行的黑糖标准不能判定该产品是不是黑糖产品,所以还需将现行标准中的检测指标加以完善,同时针对各地制作工艺的不同,也可做出不同工艺下的检测指标标准,或是直接自行出台各地地方标准,如DB52/T 1071-2015贵州红糖。
通过对黑糖和红糖标准的研究发现,起草标准的单位大多为全国各地的知名糖企及糖业的研究机构,相关政府部门更多的是负责颁布实施标准以及监管处罚等工作。对行业技术更加了解的糖企是推动行业标准完善化发展的主力军,同时需要各地的糖企更加积极主动地完善行业法规。
现在国产市场上常见的黑糖多以手工作坊式制作为主,大多生产环境较差。但由于消费者对于黑糖本身的滋补功效比较认可,所以在监管覆盖不到的环境下,一些不够规范的糖企还是有不错的销量。与此同时,很多消费者错误地认为古法工艺区别于现代流水线工艺,不能达到量产的效果,所以认为手工作坊可以传承制作黑糖的古法工艺,更好地保持黑糖天然营养特性。
然而,手工作坊生产的黑糖不仅原材料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打着“传统工艺、古法工艺”口号的加工方式并没有统一准则,这类食品并不像消费者想象的那么安全。
半数消费群体关注黑糖
根据搜索网站指数结果显示,30-39岁是最主要的关注黑糖的年龄段,消费人数占到50%,但其他年龄段均有覆盖,黑糖是一个受众广泛的产品,没有特定的年龄限制。此外,在性别分布方面,男性关注者意外占据35%,虽然黑糖与红糖属于相近产品,但黑糖一扫红糖专属女性产品标签,吸引了不少男性消费者的关注。
大多数现有黑糖产品形式多以糖块为主,有的搭配了玫瑰、红枣等口味,产品同质化严重,包装简单,产品宣称老旧,而且缺乏场景化消费模式。
在大健康产业持续向好发展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高含糖量、高热量饮料的偏好度持续走低,健康化、个性化、功能化是未来消费者的主流需求。
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黑糖饮品,相较于产品形式类似的奶茶饮品,这款黑糖饮品更具有营养健康的属性,老人小孩均可饮用,这样一款没有年龄限制的饮品为开拓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其杯体设计时尚精美,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选择习惯。
尽管在减糖风潮环境下,含糖食品发展略显疲态,但黑糖依然蕴含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不仅现代消费者认可其滋补功效,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砂糖(即黑糖)性平偏温、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而且自古以来,红糖类食品就自带美好的寓意,所以迎合市场潮流,响应节日营销,将黑糖产品全面包装作为伴手礼等,或能为黑糖市场的开拓提供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