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中国品牌强势崛起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7-05-15 14:54:26    阅读:0

工业和信息化部 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以企业为主体,以增强品牌培育能力为重点,授人以渔。2012年起,工信部连续在工业行业实施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工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推广了品牌培育的理念。在推进品牌建设工作中,工信部一直推广“品牌是培育出来的”理念,注重提升企业的品牌培育能力。经过几年来的宣传和推广,这个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

二是创新了品牌培育的方法。目前正在制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行业标准,以标准的形式引导工业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工作。

三是构建了试点示范的工作方式。在推进品牌建设工作中,采用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方式。在试点阶段,重点引导企业或集群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开展品牌工作;在示范阶段,重点引导企业或集群评估效果,总结经验,并把经验推广出去。从试点到示范,为品牌培育留出了开展工作、取得成效、创造经验的空间。

四是形成了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活动。具体包括“质量标杆”“工业企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中国工业品牌之旅”等。

五是带动了地方和行业开展行动。全国主要省(区、市)的工信部门和工业行业协会,每年都会制定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品牌建设工作计划,部分省市出台了品牌建设有关的政策鼓励措施,初步形成了东部地区引领带动、中部地区有效推进、西部地区跟进开展的工作格局。

今后,工信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标准的引领作用。通过先进标准引领实物质量提升,为打造“中国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组织制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行业标准,指导行业和企业开展贯标活动。三是促进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良性互动。深入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引导产业集群综合运用创意设计、团体标准、知识产权、行业自律等手段,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联合开展公益性品牌宣传展示活动,提升中国工业品牌形象,提振消费信心,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农业部 夯实发展基础讲好品牌故事

农业品牌是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贯穿农业供给体系全过程,覆盖农业生产、加工和生产性服务业等全产业链。品牌强农业才能强,没有一大批极具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农业产业永远是一个弱势产业。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将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区域经济、扶贫富民的有力抓手,强化顶层设计,从规范认证、试点示范、展示展销、品牌传播、品牌研究等方面谋划推动,初步形成了以标准化生产和质量认证为基础、以产销促进和品牌推介为手段的农业品牌建设机制,一大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农业品牌脱颖而出,品牌创建热情高涨。

截至2016年底,农业部已认证登记“三品一标”优质特色产品10.8万个,农产品注册商标240余万件,为培育农业品牌奠定了扎实基础。

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品牌推介活动,农业部连续两年推选出200个合作社的200个农产品品牌,举办了大米、苹果、水产品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发布了“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2016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和“2016最具影响力30个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6最具影响力50个水产品企业品牌”。2016年,依托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评选出301个农产品金奖、100个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特别是期间举办的省部长品牌农产品推介专场,20位省部长提篮叫卖,社会反响强烈。目前,全国农业品牌创建工作,已初步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好发展格局。

为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农业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找准发力点,突破关键点,加快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品牌农业强国转变。

今后,农业部将以“中国品牌日”活动为契机,广泛动员农业系统,积极参与,全力配合,夯实品牌发展基础,讲好农业品牌故事,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商务部 保护老字号培育新品牌

近年来,商务部始终把培育中国品牌作为内外贸发展的战略任务,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培育自主品牌为目标,以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

今后,商务部将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培育中国品牌作为内外贸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任务,继续构建有利于中国品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一是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发展老品牌。支持一批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二是开展“售名品创名店建名街”行动,培育新品牌。支持各地开展特色商品供需对接活动,鼓励零售企业经销代理国内知名品牌,畅通品牌流通渠道。建立重点零售企业联系制度,支持一批零售企业加快转型创新发展,打造零售行业“百年名店”。建设一批错位发展、互补联动的特色商业街、城市商圈、品牌集聚区,营造有利于品牌消费的良好环境。

调查显示,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发展势头良好的占40%,持续稳定经营的占50%,但仍有10%的企业因为机制僵化、观念陈旧、创新不足、传承无力等原因,面临发展困境。

今年,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结合16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建立健全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宣传推广的长效工作机制,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

一是健全保护传承体系。研究制订《中华老字号品牌管理办法》,完善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名录,实施动态管理。加强老字号传统技艺、经营网点和知识产权保护,总结提炼老字号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二是推动改革创新发展。推动老字号企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将传统经营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新产品,吸引新顾客,开拓新市场。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研究运用数字化技术整理、保存老字号史料,并向社会开放。组织制作老字号纪录片、丛书,培育一批老字号文化体验活动和载体,搭建老字号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提升老字号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家工商总局 加大商标监管力度助推品牌经济发展

作为履行商标注册和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国家工商总局以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以及引导企业提升品牌意识和商标管理水平为抓手,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创商标品牌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品牌强国贡献力量。

近年来,全国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持续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不可否认,市场上制假售假、仿冒品牌等现象仍然存在。这就要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商标监管改革新思路新理念,创新商标监管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快构建依法合理、科学规范、多元统一、运行高效的监管体系:一是着力推动商标监管关口前移,遏制恶意抢注商标行为;二是扎实推进商标监管执法,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三是不断推进商标监管方式创新和体制建设,提高监管效能。

为助推品牌经济发展,工商总局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创新自主品牌发展服务手段,积极为企业商标工作开展、品牌建设壮大做好服务和引导工作。一方面,创新指导方式方法,切实帮助企业提升商标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在商标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指导企业加大对商标品牌推广的投资力度,将商标品牌工作重点从争创驰名、著名商标转向通过市场培育知名品牌上。

另一方面,不断转变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加快职能转变。引导企业正确理解驰名商标这一法律概念,引导和促进更多企业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品牌,制止不正当注册和使用行为,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同时,推动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裁判、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商标品牌发展环境,与部门地区构建开放包容、纵横贯通的品牌建设服务体系,推动品牌支撑要素协同发展,让品牌竞争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而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


国家质检总局 以质量推品牌以品牌促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崛起以及新的消费升级都倒逼企业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品牌建设力度迫在眉睫。质检总局作为负责全国质量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部门,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推进名牌发展战略。近年来,质检总局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在品牌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富有成效的工作。

质检总局将围绕以质量助推品牌,以品牌助推发展这个主线,与相关部门配合,着眼建立长效机制,突出培育创建实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品牌建设立法工作。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开展质量促进法立法工作,将品牌建设纳入工作重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立法调研,组织部分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进行立法专题研究。

二是推动构建品牌建设机制。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将会同品牌建设相关部门,做好《中国品牌发展战略》的起草制定工作,推动建立国家品牌发展领导机制和品牌建设联合促进机制,整合部门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品牌建设合力。

三是继续深入落实《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继续推进《意见》主要任务的落实。继续完善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构建国家标准体系,以标准促进品牌建设。大力推动品牌示范区建设,带动区域内企业整体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推动建立品牌价值评价国际标准体系,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指导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扩大自主品牌国际国内影响力等。

四是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研究制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推动实施“国家品牌行动计划”,树立质量第一和品牌至上的强烈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同时,盯住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品牌,组织质量攻关、整治和宣传,逐个行业抓,直至抓出成效,切实提升广大百姓的质量品牌获得感。


国资委 发挥央企支柱作用打造一流自主品牌

近年来,国资委将品牌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做强做优做大、实现“三个转变”的重要抓手,努力培育“中国品牌”,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中粮集团等企业制定了符合本企业特色的品牌战略规划,引领和推动企业的发展。农发集团等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中粮集团等企业引进具有跨国公司品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品牌部门的负责人。部分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创建知名品牌。中粮集团、华润集团分别并购了蒙牛、东阿阿胶等品牌,增强了集团品牌在行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中央电力企业不断改善供电结构,服务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涉及粮、棉、油、肉、糖等产品的中央企业,认真执行国家收储投放任务,在改善民生、平抑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三峡集团、中粮集团等企业充分利用专业展会、行业论坛、产品推介会等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品牌保护得到加强,中储粮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商标商号监测机制,保护商标商号权益不受侵犯。华润集团与地方工商机关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对全国范围内使用“华润”字号的企业进行清查,有效维护了华润品牌的安全。国家电网、哈电集团、中盐公司、中广核集团等企业创新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网络评论员、通讯员队伍和第三方专家团队建设,积极争取公共话语权。

品牌是企业的综合素质,是竞争优势和国家形象的体现。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在国资委和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在品牌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力推进了企业的发展,为“中央企业”这个整体品牌增添了光彩。但是,目前中央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品牌附加值不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品牌不多,需要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今后,国资委将指导中央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强化品牌战略,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自主品牌。


国家食药监总局 寓监管于服务强品牌建设根基

多年来,各级食药监管部门为督促食药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的主体责任,依法合规、诚实守信的生产经营,为监管和服务食药品牌的建设发展,认真落实四个最严,积极实施监管创新,着力从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着力优化政策法规环境。围绕食品安全法抓紧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的配套规章制度;围绕食品药品安全标准,食药监管部门积极参与和推动。

二是着力检查监督产品安全。为督促企业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保证和保持产品的质量安全,食药监管部门着力加大了监督抽验与风险排查的工作力度。

三是着力整治维护市场秩序。据统计,去年全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会同有关部门共查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案件29.3万件。今年,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各级食药监管部门正在通过突出问题大整治、风险隐患大排查、质量安全大抽检、违法案件大稽查等措施,重点整治掺假造假、冒牌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着力促进企业诚信生产经营。为此,国家食药监总局去年专门出台了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重点措施就是:明确食药产品诚信管理规范;加强信用信息收集、管理与公开;开展食药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等级评价;会同有关方面联合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措施。

五是着力防控和治理食品药品安全谣言。首先,主动公开监管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其次,与相关部门协同合作,严厉打击食药领域的造谣惑众行为;再次,多方联动,大力开展食药安全教育和公众科普工作。 

今后,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规划》要求,食药监管部门将坚持“严”字当头,寓监管于服务之中,通过推进政策法规与安全标准建设,改革行政许可、注册备案、审评审批制度,加强现场核查、产品抽检、监督执法等措施,以有效的监管制度创新服务于食品药品产业的发展创新,从而大力夯实食品药品安全的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基础。


(张丽娟 蒋梅)